注册  |  登录
声明

我钦佩孩子的勇气

2019-06-18 11:41:15    来源:人民网    

5月的长沙,虽没有北方温暖的太阳,但那蒙蒙细雨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混合着扑面而来的淡淡桃花香味,也别有一番韵味。可我却无暇欣赏这怡人的美景。身着一袭黑衣,我到花店取了一束白花后,几经辗转,来到了郊外的墓园,去看望一位已故的朋友。

2007年4月,在医院楼道里,我们第一次见面。那天一早,楼道里一片喧闹,走廊里大群人围着一张病床激烈地讨论着,中间站着我的导师刘运生教授。走过去,我看到一名躺在病床上的小男孩,大约六七岁,却没有小孩子应有的朝气,面色蜡黄、嘴唇发干、眼神空洞,无力地看着周围的人群,瘦弱的身体套在宽大的病服内,异常虚弱。这名小男孩是从外院转来的脑干肿瘤患者,之前的治疗一直没有效果,就被推荐到了湘雅医院。孩子的情况不太乐观。紧急会诊后,决定实施开颅手术,我的导师担任主刀医生,手术很成功。

男孩是家中的独子,一直备受宠爱。虽然手术缓解了病情,但术后因头皮太薄,不好愈合,头皮下积液总是不能消失。这一切我看在眼里,不免心疼男孩小小年纪遭遇的痛苦,所以查房时总是详细询问其恢复情况,耐心为他处理伤口。后来他转到儿科,由于我担心伤口处理不到位,常常在忙完科室工作后,挤出时间到儿科给男孩换药,穿刺积液,包扎伤口。功夫不负有心人,男孩的伤口终于愈合了。或许是我每天这样坚持的举动感动了男孩的父母,我们从以前只言片语到谈天说地,从医患关系变成了彼此信赖的朋友,男孩更是亲切地唤我叔叔。有空的时候,我也会开心地逗逗这个小家伙,在心里祈祷他健康成长。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男孩慢慢好转起来,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但我和男孩的父母心情还是非常沉重。手术病理结果是胶质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病灶虽可被切除,但一般都会复发,病人要经受放化疗的煎熬。肿瘤复发这一恶魔总是潜伏在病人身体里,随时准备卷土重来。好在男孩对放化疗耐受较好,顺利地完成了前期治疗。

从2008年开始,男孩和父母每年都会在相同的日子来复查,每次的检查结果也都让人开心,疾病丝毫没有复发的迹象,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年复一年,当初躺在病床上弱不禁风的小男孩已变成了阳光帅气的少年,很讨人喜欢,虽然由于步态不稳,精细动作有些不到位,但他思路清晰、情感丰富。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这个孩子接受了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欢声笑语又回到了这个家庭。

2013年8月,又到了每年例行复查的时间。已经整整6年了,如同往年一样,男孩的检查结果依旧正常,没有任何恶化的征兆。但命运总爱跟人开玩笑。肿瘤犹如不甘失败的恶魔,又一次卷土重来,更加疯狂地侵蚀男孩的健康。时隔4个月,到12月,男孩的身体状况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急转直下,7年前相似的症状又开始出现,父母带他火速赶到医院,复查显示病情有恶化,脑干出现新的病灶。由于男孩病情危重,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我们经过了多次会诊,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即使是肿瘤复发,以孩子的情况也没有必要进行二次手术了。我们给孩子进行了保守的激素治疗,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突如其来的病魔让这一家人几近崩溃。为了医治男孩,父母决定把孩子送到美国进行治疗。国外同行给出了与我们同样的结论,无须手术,对症处理。到了2014年2月,男孩的病情更加严重,失去了行走能力,开始长期卧床,意识也逐渐模糊。无奈之下,男孩父母重新向我寻求帮助。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男孩重新回到湘雅,由我亲自负责治疗。对着男孩的病历反复研究后,我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肿瘤已扩散到整个脑干,任何治疗都已无力回天。接下来的一切治疗都是对症处理,减少病人痛苦,延长存活时间。

这个我医治了整整7年的孩子,这个曾经从死神手中夺过来的孩子,就要离我而去了。男孩和他的父母悲痛有多大,我对自己的怨恨就有多深,我恨自己医术浅薄,只能眼睁睁看着男孩饱受病痛折磨却无能为力。男孩逐渐进入昏迷状态,我们不得不考虑他的后事。为了能对疾病有更深的了解,避免更多患者因此丧命,我想到了尸体解剖。我知道,对于传统的家庭来讲,这是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孩子的父母,我理解那种绝望;然而,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职业要求我勇敢迈出那一步。犹豫了好些天,每次都欲言又止,终于,我鼓足了勇气,将这个想法说了出来。男孩的父母并没有立刻答复我。

也许是我的努力打动了他们,在男孩就要离世前,他的父母同意了做尸体解剖,与此同时,还愿意捐献器官。那一刻,我愣住了,我钦佩男孩的勇气,更钦佩男孩父母的豁达。我更明白,在那一瞬间,我和他们不只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更是可以彼此托付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我们一起努力、奋力抗争,要一起消灭的,正是残害男孩的病魔。

男孩在5月末去世,他的父母捐出了孩子的器官,我亲自取下标本,进行解剖。通过研究,我们对男孩的病情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我把研究结果整理成病理案例,并邮寄给男孩父母,也算是一个交代。我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正是病人的信任,支撑着医生攀登医学的高峰,这或许也是一个医者最大的理想。▲

[责任编辑:查孟茹]

相关新闻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