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声明

一列车和它守护者的故事

2018-08-09 15:48:33    来源:宁夏晚报    

原标题:年近半百的“绿皮车”和年过半百的守护者

年近半百的“绿皮车”和年过半百的守护者

墨绿色的车身和座椅,白色标牌,车厢顶部挂着一排电扇,列车“况且况且”地缓慢爬行在小站之间……

这样的情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不见,然而在银川开往汝箕沟这一单程仅有143公里,海拔却相差1000多米的区段,7524次“绿皮车”是开进贺兰山的唯一大众交通工具。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列仅有6节硬座车厢的“小慢车”,已经在平汝线上行走了45年。

在这趟跑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绿皮车上,班组列车员平均年龄已过半百。

8月1日清晨,49岁的列车长闫敏一边巡视着车厢,一边再三叮嘱乘务员们:“一定要做好通告,避免旅客下错车、坐过站;行李架要随时调整……”

事实上,她的“兵”都比她年长。

56岁的任金田和59岁的桂永华成为相邻车厢乘务员只有一年零四个月。

点击进入下一页

虽然没多少行李,但是任金田依然会将行李架整理整齐。

点击进入下一页

柳斌为燃煤茶炉加煤。烧锅炉是高温天气中比较难熬的事。 (银川客运段供图)

“2009年我转岗来客运段,干客运工作不到10年,可任金田干了28年的列车员,是我的师傅。”再过7个月就退休的桂永华说。和现在常见的旅客列车不同,绿皮车出现的问题多,乘务员更需要经验和“手艺”。比如,冬天注水口堵了怎么处理、夏天怎样烧好全列车仅有的茶炉等。

粗略记录一下任金田的半小时:一共开了3次车门,擦了3次地,收了1次垃圾,帮助旅客接开水、搬行李17人次。

“过了大武口,车厢里基本就剩通勤职工,可以歇歇。”任金田说。话虽如此,任金田并没闲着,趁旅客少的时候,他把列车厕所从里到外仔细清理了一遍。

穿过车厢连接处,58岁的王孟军正忙着整理行李架。整理好行李架,王孟军又做了旅客去向登记,不知不觉间,汗水就湿透了衣背。虽然车厢里每个窗户已经开到最大,车顶上的老旧电扇在不停转动,但终究抵不住闷热。温度计显示,车厢内已接近42℃,比车外高出将近10℃。

高温蒸烤的绿皮车上,最难熬的莫过于给供应开水的茶炉加煤,这对于刚调整到这个班组的柳斌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快50岁的柳斌把茶炉炉膛内的煤火用炉钩拉散,他的衣服湿着贴在后背上,脸上、胳膊上全是汗水,还有一道道黑色的汗迹。“这已经很好了,大太阳晒着的时候车厢内温度能达到50℃以上,变成了大蒸笼,我们每天都在免费蒸桑拿。”

返程再次路过大武口时,闫敏与车站交接了从山里带回来的信件。

“刚开通的时候,这趟车特别受欢迎,每天人满为患。”64岁的胡东升感慨地说。

1973年,19岁的胡东升是7524次列车驶进汝箕沟时的第一批司机。

如今,做为乘客再次踏上这趟列车,胡东升说:“这条线路这趟车,我难以忘怀。”

本报记者 李 徽 实习生 刘亚萍

[责任编辑:王佳琦]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