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声明

新消费时代 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2019-04-04 15:33:2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新消费时代,欢迎你来!

201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6.2%,连续五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中国经济正步入消费主导的新发展阶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需求释放着能量,也蕴含着供给提升的潜力。

科技的进步拓展了新的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无人超市”“网络支付”“网络外卖”“无人机快递”……这些原来存在于“未来”的名词,如今成了现实。

1.新消费催生新职业

今年32岁的胡功苗,是百世快递杭州转运中心的一名员工。过去,胡功苗每天睁眼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打开手机,浏览前一天的数据报表,检查每一条线路是否存在异常,计算出当天需要几辆车来运货,把需求发送给承运商,再由承运商把承接任务的司机信息报给他。后来,百世独家自主研发了百世智能调度引擎,这套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调度和路由规划系统,能够在一两分钟内精准计算出数千个订单的配载方案和配送路径。

胡功苗是一位“运力专员”。在人工智能调度引擎的协助下,胡功苗管理着62条发车路线和20个线路承运商,每天可以为转运中心省下10万元。

“运力专员”是一个崭新的职业,是在新消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主要职能就是尽可能优化调度车辆,合理匹配人、货、车和线路,从而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新经济潜力的重要指标。新消费带来的旺盛新需求和广阔新市场,成为新就业的源头活水。从新就业的趋势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双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吸纳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强。

消费个性化、零售社交化、线下突围、OEM、ODM精品电商……消费升级一日千里,新的商业业态标志着在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下中国“新消费时代”的到来。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人社部拟公布15个新职业。其中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这些都是数字经济直接创造的职业。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超过八亿网民,98%的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用户接近六亿,中国的网上消费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同步,迅速崛起。我国网络零售品质不断提升,有力驱动了消费升级。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2%,较上年提升7.3个百分点。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业态模式创新、质量服务提升等新动能加速形成。

2018年,中国快递年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自2014年开始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快递行业成为新经济的代表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2016年至2018年,中国快递员数量增长了50%,总数量已经突破300万人。

全生态联通,消费场景无处不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提升,是大众消费体验变化的基础。埃森哲发布的报告显示,数字技术正推动消费市场加速升级,成为中国消费经济的杠杆。它放大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裂变出全新的消费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

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风起云涌,从足不出户的外卖美食到自动买单的“无人超市”;从挥舞指尖的移动支付到“即刻响应”的智能家电,新技术引爆新产业,新业态激发新活力,新模式拓宽新路径,新消费缔造新变革。传统产业需要充分借助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创新能力,畅通消费端与供给端的对接。

胡功苗说,他并不用担心被人工智能抢了饭碗,因为智能调度引擎给出的方案虽然能精确地计算出货型结构、车辆仓位等,但无法判断天气异常、车辆故障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车辆不平衡,通过人工进行识别反馈可以得出更合理的智能调度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披露,2018年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创造了4082万个就业机会,同比增长10.89%,其中包括1558万个交易型就业机会、2524万个带动型就业机会。

2.新技术赋能新市场

晚上9点,云南昆明一处普通工厂里,两只狗肆意撒着欢儿。许兆英拼完了一天的玫瑰花瓣,才想起来没有吃晚饭。自从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每天与花香为伴。一旦扎进玫瑰花海里,她常常忘记了时间。

1993年出生的许兆英和很多女生一样,一看到花,就觉得很快乐,感叹于大自然的瑰丽神奇。从传统的鲜花工厂里的销售员到互联网鲜花产业的创业者,许兆英与十多位90后年轻人一起,独辟“永生花”的网上销售路径,通过互联网掘金市场。

相对于传统的鲜花工厂和普通的网上模式,许兆英的“永生花”在短时间内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新消费时代”意味着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新定义品牌产品组合,重新构建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逻辑和链条。消费群体的变化直接关联到消费的变革。在这个时代,新生代消费者成了消费主力,同时也在移动互联网空间中占据着最大的话语权和流量高地。为了融入他们,越来越多的品牌研究年轻一代的生活态度与消费偏爱。

消费代际更迭、消费地域延伸、消费内容升级……这些新趋势,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下中国“新消费时代”的到来。“80后”“90后”群体正成为中国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主张和个性化需求正引领中国消费,并成为全球消费风向标,这给商家带来商机。

90后新生代消费者崛起,成长于物质充裕年代,高度互联网化的他们,拥有不同于以往的消费观念与需求。另一方面,80后步入新的人生阶段,消费理念更加成熟,消费品质进一步上升,消费偏好也从个人关照开始转向家庭关照,关注的消费品类型也正在发生变化。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呈现几个特点:在质量和服务上更有优势的B2C模式市场份额达到62.8%,较上年提升4.4个百分点。智能手表、智能音像、翻译机等智能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比增长超过80%;社交电商、小程序、短视频等电子商务新模式新业态取得快速发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指出,创新型产品和服务消费是今年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并应用到传统家具、家电和汽车类耐用消费品领域,这些消费品增长空间巨大。

健康化、家庭化、追求精神消费等新的消费理念正在形成,从“面子”消费转向“里子”消费,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能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品类,大众消费进入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个人生活品质提升:医药健康、美容护理等品类快速增长。“健康”这一品质生活的前提开始成为“常识性”需求,新消费群体越来越关注自我生活体验。

——家庭生活品质标准更新:消费者在消费预算中愿意为家装家饰分配更多比例,3C数码类消费品快速崛起。

——个性化消费崛起:在新消费时代,为更好的设计买单这一消费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趋势。

——从本土消费到消费的全球化,线上消费拓展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买遍全球,成为中国新消费时代的常态特征。

专家同时指出,互联网等技术创新将服务转化为可购买的品类,形成了更多服务消费类型,加快了服务性消费的转向,主要表现在休闲型服务消费成热点、旅游产品热销、运动健身成为新生活方式。

3.新业态激发新活力

今年春节前夕,北京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的下沉广场变身非遗手作市集,春联、剪纸、中国结、印章、京绣等各种传统手工艺齐聚一堂,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让人们在逛商场时有了更多文化体验的乐趣……从单一商品消费到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从简单流通方式到多种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北京已由商品消费主导转型为服务消费主导,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消费升级特征进一步显现。今年,北京总消费预计增长7.5%左右,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5%左右。

新技术的突破推动着新产品的出现,还推动着新业态的崛起,比如体验店、智能店、无人店,都是为了适应新消费习惯,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统计显示,2018年,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消费占比已经达到22%。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系主任洪涛指出,目前消费者消费习惯正从物质性消费,向精神性、享受性和文化性消费转变。消费对象既是实物商品,也是服务商品,同时还是体验性商品,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2018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回落至9%,自2004年以来首次跌破了两位数。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指出,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规模看,我国目前稳居世界第二位,与美国零售与餐饮业销售额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仍处于上升期,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消费升级趋势不变,消费贡献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在我国还将经历较长的发展阶段。2019年,消费市场承压较大,消费增速仍有可能进一步放缓。但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其中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大量的消费升级需求。

近期,十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推出包括促进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24条具体政策举措,多措并举促消费,这将对稳定消费发展势头,实现今年消费市场良好开局发挥重要的作用。“预计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处于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王斌表示。

2019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大红包来了,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首先是稳增长保就业促增收,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次是减税降费促增收,新的减税政策有效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增强了人们的消费意愿。再次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促增收,确保财政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推动实施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等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研究制定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新消费还须进一步改善市场消费环境。我国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消费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重要商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旅游等领域服务和收费的标准,推动便捷支付方式推广升级,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让群众能够放心消费、便利消费。专家提出,在供给方面要顺应市场新变化,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本报记者 张翼)

[责任编辑:查孟茹]

相关新闻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