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声明

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

2019-04-15 13:17:23    来源:北京日报    

《机械工程导论》课程中,串联起工程实践中的职业道德、工程实践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理念;《公共英语》中融入了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京味儿文化和校史校情等知识;《饮食文化概论课》中,讲述饮食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关系……

这是思政课,还是专业课?答案是——这是具有思政元素的专业课。2017年年底,北京联合大学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步伐,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课程,润物无声,立德树人。

专业课找到思政切入点

一堂名为《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硬核”专业课,如何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过去这一年多,联大智慧城市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教师刘晓晓可没少花心思。

在讲CPU基本概念、模型、性能指标等主干知识时,她以去年年初曝光的Intel公司漏洞门热点事件为引子,证明发展国产CPU的重要性,并不失时机地展示了国产CPU“少年”初长成的现状。课程最后,她还真情寄语,“国产CPU的‘成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并期待同学们‘衣锦还校’的那一天。”

课后,她还留给学生两道作业题。一道是专业题,分析CPU模型图;另一道是“思政题”,分组调研国产CPU现状,撰写报告分享启发。

“以前讲完专业主干知识之后,国产CPU顶多提一句。”刘晓晓告诉记者。

调整课程设置背后,其实是一场全校范围的育人理念的改革。2017年11月,联大正式发布《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校专业教师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如今,教学课堂有了变化。公共英语教案中,引入了中国科技、经济、文化、传统艺术和联大校史等内容,从中西对比角度激发学生文化自信;旅游学院的“旅游信息化导论”第一课中,以我国超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就,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的“弯道超车”模式;特殊教育学院专门研发“新时代”“四个伟大”等手语表达,并编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手语汇编》……学校15个二级学院全部参与并制定“课程思政”实施细则,70个专业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

“专业课加上思政元素,就像加了催化剂,课堂气氛反而比之前更好了,这是之前没想到的。”刘晓晓说。

党支部会变身集体备课会

建设“课程思政”,说易行难。

刘晓晓回忆,“当时,我们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内容和形式都不太了解,可以说是懵圈状态。”不少老师抱怨:育人一直在做,为啥要单独提出来?在课堂上,甚至出现“尬聊”模式——在一堂课结束时,主讲老师会生硬地引入,“下面,我们来讲讲课程思政的内容……”

学校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动向,决定以教师党支部作为课程思政的组织者,明确要求运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74个基层党支部书记还被逐一叫去谈话。

在那之后,教师党支部会上,大家不再拘囿于学文件、谈体会,每位党员通过参加集体讨论、定期头脑风暴、主题党日和专题学习等,剖析课程思政内涵,明确建设思路。支部会变成了备课会,教师党支部也成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各学院还创新工作方式,例如,新闻与传播系教师党支部将党建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走访平北第一村、古长城等,让“课程思政”与学院的“+文化”融合,从实践中提炼更多立德树人的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

经过党支部引领,如今刘晓晓所在的联大计算机工程系所有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政育人理念,老师们还集体描绘出一棵“思政树”,树上的每一颗果实都蕴含德育元素,例如优良品德、执着信念等。学院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能与这棵树嫁接起来,由此碰撞出更多思政育人的火花。

今年试点推进“专业思政”

“课程思政”带来变化的不仅是课堂,更有说服力的在于教学成果:艺术学院深入探索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有效结合之路,相继推出《升旗》《护国胡同》等“课程思政”原创剧目,令人耳目一新;教务处牵头组建课程开发建设小组,打造文化北京、艺术北京、健康北京、智慧北京等系列“京味儿”课程;旅游学院师生为门头沟下清水村送去整套旅游文创发展方案;今年两会期间,联大新闻与传播系教师刘文红带领学生赴《中国青年报》制作《两会青年说》之“我和我的祖国”视频节目,成为刷屏之作,在互联网上收获千万次点击量……

联大党委书记韩宪洲表示,今年联大除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还将探索“专业思政”,将思政育人贯穿从专业课程、实习实践、专业氛围到专业文化等整个专业培养当中,深入系统地推进立德树人。学校今年上半年将选取一些专业作为试点开展“专业思政”建设,下半年在更多专业推广,未来计划所有专业都纳入。(任敏)

[责任编辑:查孟茹]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