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们的巧手织就了绚烂的苗绣,也绘制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沈 慧摄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贵州赤水“赤水竹编”、河北丰宁满族剪纸……当非遗遇上扶贫,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困惑?近日,笔者实地走访湖南省花垣县的“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试图寻找答案。
指尖上的民族艺术
青山绵延,草木葱茏,咚咚的鼓声响起,湘妹子载歌载舞,这里是沈从文笔下的多情湘西。15岁接触苗绣,后随外婆、母亲精进绣工,在阳光映衬下,一身蓝色苗族服饰的杨老梅显得格外动人。
提起这位苗绣师傅,在石栏镇子腊村几乎无人不晓。由于酷爱裁剪与制作,19岁时杨老梅制作的苗族服饰就已销往附近的民乐镇、龙潭镇、吉卫镇等。
杨老梅擅长的手艺有个古老而美丽的名字——湘西苗族刺绣。从山水中走来,起源于民族图腾崇拜,承载着苗族人记忆与憧憬的苗绣,主要反映喜庆、吉祥、人寿、年丰的物象。在衣袖、裤脚花边、围裙花样等小幅装饰品中布局较密,而在大幅装饰品中则布局疏粗。
不过,源远流长的历史并没有赋予这一传统手工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一幅红底的状元绣中,一只紫色的蝴蝶呼之欲出。杨老梅告诉我们,这样一只如实物大小般的蝴蝶,以她的娴熟度,要足足绣上一天。
不仅是耗时耗力,随着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民族服饰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小,多种因素冲击下,传统苗绣开始遭遇传承危机。一个突出表现是,双针锁绣、绉绣、破纱绣这些苗绣中的独特刺绣工艺濒临失传,有些绣娘只会其中一两种。
一边是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一边是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的贫困。作为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国家级贫困县花垣县目前尚有建档立卡户1154户4812人。村民们望“山”发愁,干部们见“山”思变,花垣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历史久、工艺精,在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根脉,传承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而且对实施好文化扶贫工程也意义重大。”花垣县副县长姚胜玉说。
“让妈妈回家”
推动非遗扶贫,国家相继出台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相关政策,花垣县被确定为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县。
振兴传统工艺,经过一年的筹备组织,2015年子腊苗绣手工坊成立,石栏镇苗绣传承人龙老香成了手工坊带头人。自幼跟随母亲学做苗族服饰,如今已是苗族服饰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龙老香,苗绣作品接二连三获奖,由她制作的一套苗服曾在香港以1.8万元高价成功交易。“名利双收”之余,龙老香有了更大的心愿:带领周边的姐妹们一同发家致富。
就这样,子腊村一处民宅成了苗绣培训基地。在这里,先后走出了百余名绣娘,她们来自附近20多个自然村,从针法、配色学起,用手中五彩的丝线绣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1岁的绣娘龙志银告诉我,墙上挂的一套苗绣新娘装完成下来要3个月,一套可以卖到1万多元。
“大钱嘛男人赚,女人在家挣个生活费,工作家庭两不误,咱苗绣也有了传承人。”身边的姐妹们靠着苗绣的手艺,小日子越过越红火,63岁的龙老香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像子腊工坊这样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花垣县还有很多。苗族姑娘石佳创立的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公司,即是其中一个。
金秋时节,七绣坊大厅,婀娜多姿的绣娘们穿着传统苗服,或绣花,或裁剪,不时说说笑笑。在这里,石佳为绣娘们聘请了4位非遗传承人作为指导老师,培训合格后绣娘们可以跟公司签订合同上岗,可以自主选择到公司基地来上班,也可以在家承接公司的订单。
“公司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培训了700余位绣娘,签约带动4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2人。”年轻、知性、干练,问及当初成立七绣坊的初衷,30多岁的石佳说出一组数据:因为没有支柱性产业,这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打工。以她的出生地石栏镇为例,约有1.9万名常住人口,仅留守儿童就有1200余人。
“石栏镇是一个苗族聚集地,苗绣对于这里的妇女们来说是最容易上手的技术。”2017年,从事弱电工程的石佳拿着当初攒下的家底,回到了家乡。同石栏镇文化站站长麻正兵联合发起了“让妈妈回家”的公益项目。
3个孩子的妈妈向隆艳正是这个项目的受益人之一。之前在广州打工的她听闻“让妈妈回家”的消息,回到家乡成了七绣坊的一名绣娘。如今在家务农照顾老人、小孩的同时,还能有一份额外的稳定劳务收入,这让她十分高兴。
根据麻正兵提供的数据,借助大型活动平台,如今石栏镇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苗绣就业致富能手,苗绣产业初具雏形,绣娘们人均月收入可以达到2000元以上,成功实现了培训与就业达到100%的目标。
产品落地有点难
收入增加只是一方面。更让石佳骄傲的是,一些绣娘从苗绣中收获了幸福,也培养了自信。
在七绣坊有个叫龙玉芝的聋哑绣娘,是个贫困户。初来公司时她见谁都是低着头不敢看,因为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她从来也不开口。但她虽聋哑却心灵手巧。有一次客人定制绣品作为礼物送给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石佳把生产任务指定给了她。当赠送现场的照片反馈回来时,旁边的绣娘们比划着告诉龙玉芝,她笑着笑着就哭了。后来,石佳从其他绣娘那里听说她在家里的地位提高了,走起路来也抬头挺胸了。
开心的事不少,烦恼自然也有。石佳记得七绣坊刚刚启动不久,前来参加苗绣技能培训的绣娘们就给她提了个要求:培训期间也要发工资!“有没有搞错?这是免费为她们培训技能,竟然还要工资?”起初,石佳怎么也想不明白。后来与绣娘们接触得多了,石佳慢慢理解了,“50元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一些贫困户而言可能就是一家人一天的饭钱”。于是,七绣坊带薪培训的传统延续到现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七绣坊的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参加了巴黎国际展,受到爱马仕、圣罗兰等国际大牌的青睐。不过,谈及工坊当前就业形势,石佳直言并不乐观。产品落地就是个问题。“若从艺术角度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艺术家。若从商品角度看,市场不会因为爱心而认可你,它只认物美价廉。”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非遗产品如何兼顾文化传承与市场需求,这让石佳有些困惑。
十八洞村湘西苗绣传习所也面临同样的发展难题。负责人石顺莲告诉我们,如何实现稳定的订单来源,让绣娘们不缺活干,这是她目前想得最多的一件事。
而这并非孤例。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坦言,在前期工作中各地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都还存在一些普遍的难点重点问题,包括贫困地区生产基础薄弱,生产能力不稳定;专业人才匮乏,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能力急需提升;推广渠道单一,产品销售困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覆盖地区有限,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等。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最核心的就是产品和销售这两大问题。”李金早说。
非遗是祖先在千百年生活中形成的技艺。今天,这些靠手工传承的技艺都是泛着文化艺术之光,但在生活中已经难以找到实用的依托。让非遗带动扶贫,就必须实现非遗产品的市场化,让市场来接受这种艺术的美,来认可这种艺术的美。从艺术到市场的路有多远,非遗发挥扶贫作用的路就有多远。
非遗遇上扶贫,已经实现了最艰难的起步。只要抬脚,就能行远。我们相信,非遗的产业之路会越走越宽,祖辈传下来的那些带着艺术气息的技艺,一定能赢得更多人喜爱,在市场上走得更远。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