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的各种功能,是通过搭载的各种APP(移动应用软件)实现的,APP的种类越繁多,手机的功能也就越强大。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有415万款。当APP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一些低俗内容也趁机而入,纷纷附着于各类APP进行传播,成为网络空间的重要污染源。
低俗内容改头换面藏匿深
PC(个人计算机)时代,低俗内容主要依托于各种网站进行传播。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站的打开率越来越低,APP成为人们进入网络世界的主要入口。APP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每个APP都是一个小世界,其使用者往往具有同质性。因此,附着在APP上的低俗内容,一方面不容易为APP使用者以外的人察觉,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击中”目标对象。
总的来看,社交类APP是低俗内容高发多发地带。比如,笔者11月29日随机打开某体育文化类APP的推荐频道,上面的帖子充斥着大量低俗内容,账号为“椿去湫来海棠花”的用户发了一条“女朋友很瘦,但胸特别大,求解”的提问,紧接着账号“Sexygif”发的是“辣妈这文胸真大”,并附有三张衣着暴露的女性照片;后面的账号“史诗级球盲”在评论区同样附有一张半裸露的女性照片和几行低俗对话。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帖子往往都有成千上万的转发量、评论量。
还有一类APP上的低俗内容十分隐蔽,这就是学习教育类APP。打开某款供中小学生在线完成作业的APP,主页很干净,主要选项都与学习有关,可当选定年级和学习科目进入子页面后,在学习内容的夹缝中隐藏着某些用小字号或微缩图片标注的情色视频APP广告,比如“海量美女视频尽在**,每日更新海量视频,来**看清纯小姐姐直播”,如果点开会直接下载广告中的APP。笔者近日试着点击其中的一则广告“温柔小姐姐”,结果下载了充满不少低俗内容的APP。这些学习教育类APP主要采用“钓鱼”方式,来引诱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接触低俗内容,其隐蔽性强,危害性大。
视频类APP过去曾是低俗内容的重灾区,经过几轮整治,整体状况现已大为改观,但低俗内容并未绝迹。
相对而言,直播类APP上低俗内容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偶然性。一些播主为了取悦看客,随时可能说些低俗言语或直播一些低俗内容。比如,笔者近日进入一情感辅导类APP的直播间,就发现播主与在线用户的对话中不时出现互相进行性挑逗的内容。对于直播类APP上的低俗内容进行监管是一大难点,即使事后进行封号等严厉处罚,但低俗内容已经出现,恶劣影响已经产生。
整体而言,经过近几年监管部门的大力整治,低俗恶俗内容在APP平台上肆意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公然传播色情、恶搞经典和英雄的“三俗”内容大大减少,但打擦边球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自媒体生产的内容,质量普遍不高,是低俗内容的重灾区。
唯流量的价值取向是祸根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注意力始终是稀缺资源。微软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的平均注意力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2013年的8秒,如今这一时间想必更短。因此,谁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谁能获得流量,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无论是BAT这些互联网巨头,还是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行业巨擘,它们每天的活跃用户量都高达千万甚至数亿,正是如此巨大的流量基数,才赋予了它们强势的市场地位。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APP多达400多万款,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攀升。可人们经常使用的APP不过十来种,最多几十种,也就是说市场上大多数APP都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说,APP看上去很美,其实淘汰率极高,平均生命周期不超过一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APP之间互相激烈厮杀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吸引注意力和获得流量,一些APP冒着被查处的风险制作传播低俗内容,还有一些APP对其平台上用户生产的低俗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归根结底,还是跟跟唯流量的价值取向有关。流量对于APP固然重要,但作为公共信息平台,APP不能一切向流量看,还应承担社会责任,考虑社会效益。
另外,APP适用于移动环境,上面的内容隐蔽性强,多进行碎片化传播,这为监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不同于PC时代的门户网站,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平台,多具有社交属性,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一些APP平台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的用户,每一秒钟都在生产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具有碎片化特点,其中不乏低俗内容。虽然不少APP平台使用了大量技术手段,并由内容编辑进行人工把关,可面对海量信息,仍然会有不少低俗内容漏网。
而对于一些直播类APP的监管,很难做到事前监管,即使进行事中监管也有难度,所以往往当违规行为发生后才进行处罚。一些低俗内容的生产者,为逃避制裁,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停变换“马甲”。还有一些短视频,满屏的脏话、粗话,但字幕使用的却是谐音字以逃避敏感词检测,这些都增加了对低俗内容监管的难度。
惩恶同时要扬善
APP平台上的低俗内容“野火烧不尽”,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根除这些低俗内容,需要综合施治。
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强舆论监督与市场监管。受众的眼睛是雪亮的。APP中的低俗内容藏匿得再深,也躲不过有心用户的法眼。关键是要建立健全高效、严格的举报机制,让用户能便捷地对低俗内容进行举报。监管部门对于事实确凿的涉事APP平台及相关涉事自媒体账号,要果断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公之于众,让低俗APP变成过街老鼠,形成人人喊打的浩大声势。监管部门也要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做好将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用于低俗内容检测的功课,练就一双高效识别低俗APP的“火眼金睛”。
治理低俗APP,除了惩恶还要扬善,激活网络正能量。一旦高雅的内容占据平台,低俗的内容自然会没有位置。在笔者看来,打造优质、绿色、健康的APP生态环境才是治本之策,具体言之:
一是要优先开发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APP。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古诗词、中国园林、中国围棋、中国象棋、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陶瓷艺术、中国刺绣艺术、中国编织艺术等都是标志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APP平台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参与对相关内容的传播。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国家图书馆”等短视频账号已经走在了前列,他们在抖音上发布的许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内容独特,创意精妙,纷纷走红,成为APP平台上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二是要优先开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真善美价值的APP。有前瞻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APP平台应审时度势,调整内容生产的思路,多生产具有真善美价值的信息,多传播体现积极向上价值取向的内容。比如,近日一批主流媒体纷纷在各自的APP平台上制作传播“吸尿医生”“中止生日宴奔赴救人现场的中国消防队员”等内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样的APP平台和传播活动一旦蔚然成风,必然会大大挤压低俗内容的传播空间。
(作者:马立新、丁鲁哲,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山东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数字艺术权利与义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号:18BWYJ07)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