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双方已经确认,意大利将作为主宾国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去年举行的首届进博会上,意大利方面高度重视,由意大利副总理迪·马带团,以ITA(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为首的政府机构协同各行业商协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展,还有一些意大利企业自主参展。意大利当地媒体对进博会进行热烈报道,例如,安莎社评价进博会为“2018年最重要的盛会之一”。
首届进博会180多家意大利企业参展
在首届进博会上,意大利展出面积约5300平方米,共有180多家意大利企业参展,是欧洲第二大参展国。
意大利国家馆以“意大利制造的精髓和卓越”为主题,展示意大利在工业创造、创意设计、时装、美食等方面的特色。而四座企业馆则涵盖高端智能设备、服装,配饰和消费品、医疗设备和医疗产品和粮食和农产品四大类别。
其中,价值近2亿元的莱奥纳多直升机AW189被媒体称为是“十大必看的上海进博会展品”之一。这架直升机在进博会上的亮相是它在中国的首秀,直升机最高巡航速度为每小时287公里,最多可搭载19名乘客,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和搜救行动等活动。通过参加进博会,莱昂纳多、芬坎蒂尼、安萨尔多等意大利公司已和中方签署多项重要商业合作协议。
首届进博会在展示意大利商品形象,帮助意大利产品拓展中国市场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今年的第二届进博会获得了意大利企业的热捧。在今年1月于米兰举行的进博会2019首场推介会上,已经有多家意大利企业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署协议,预定2488平方米展位,数量已经接近去年的一半。
两国将在多个层面展开深入合作
今年三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同马塔雷拉总统和孔特总理举行会谈,双方签署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国家,中意两国将在基建、贸易、金融、文化等多个层面展开国家深入的合作。《亚洲时报》专栏作者皮普埃斯科对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高度评价:“就像是马可·波罗再一次来到中国”。
正如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所指出的:“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合。”
中意两国的友谊历史悠久。700多年前,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在元朝生活了17年之久。在他回到威尼斯后,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向西方展现了一个城市发达、物产丰富、拥有东方特有的风土人情的中国,在西方掀起了“中国热”。
以马可·波罗为中介,中意之间在700多年前就展开了一次涵盖政治、贸易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互动。而事实上,在更早时期,古代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东起长安,西至罗马,就已经让中意两国紧密相连。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意大利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高端时尚进口国,中国消费者对意大利的高质量产品很有兴趣。拥有良好消费资源的中国消费者,需要意大利提供的品牌与品质相结合的产品。而同样,伴随着中国在5G技术、能源、基建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意大利对这些中国商品、中国技术也有着强烈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意在“一带一路”和进博会上的合作,正是展示了两国继承历史友谊,同时也顺应民心民意和两国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中意两国的互融、互通将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互通互融中创造更有生命力的文化
事实上,早于官方的“一带一路”倡议,一些中国企业和意大利企业早已实现互通,带来了双方在贸易与文化上的交流。
例如,罗马市政府与华为合作,以5G为依托,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又如,2018年3月,在中国元宵佳节之际,意大利菲洛特拉诺市举行了一场为期三天的首届中意文化年,活动中,汉服、古琴、书画、茶道等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示成为一大亮点,受到意大利当地群众的热烈追捧。
伴随着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积极筹备参加第二届进博会,意大利企业正对中意友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努力。
然而,在中西方互通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也总会存在不可避免的碰撞和摩擦。但是,只要双方能够敞开心扉,努力学习和接纳对方的文化,因碰撞产生的愤怒反而可能转化成创意的火花。
去年11月,意大利企业Dolce&Gabbana因为不当言行,在上海举行的大秀被迫取消,并且遭到全世界华人的抵制。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深刻地道歉并且认识到事件的核心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后,Dolce&Gabbana的高管在今年元宵期间来到中国,响应习近平说的“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五百年的中国去北京,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的号召,组织在西安、北京和上海三地进行中国文化之旅,学习中国文化。
参加此次中国文化之旅的公司首席执行官Mr. Alfonso Dolce说:这次中国之旅,打开了他的心扉,也拓展了他的眼界,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伟大的历史和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事实证明,在中西方文化互通的进程中,摩擦和误解实际上并不可怕,反而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去发现双方之间的差异,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从而求同存异,在互通互融中创造出更加有生命力的文化。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