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工业结构优化 展现山清水秀之美
重庆:“硬核实力”升级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入夜,渝中半岛的点点灯火映照着长江和嘉陵江的粼粼波光,美轮美奂。站在江边,一名来自福建厦门的“抖音”发烧友举着手机感叹:“这么美的重庆夜景,怎么拍都能拍出超漂亮的视频啊!”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气质和风貌成为世界级“网红城市”,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今年春节黄金周,按照城市排名,重庆的国内外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国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定位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重庆正在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从汽摩穿街过巷到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
工业曾一直是重庆发展的主旋律。新中国成立时,重庆已跻身中国八大城市之列。1953年,重庆有100多个工业项目得到中央的资金投入,到“一五”期末,重庆的重工业项目云集,初步形成了工业体系。重庆成为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军工更是独树一帜。
40年前的“三线建设”,进一步夯实了重庆的工业基础。千万名优秀人才远离故土,来到重庆安家落户,艰苦创业,一批大型军工企业在山沟里崛起,重庆成为国家的战略大后方。
上世纪70年代末,嘉陵机器厂在“军转民”改革中率先解放思想,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制造出中国第一辆国产民用摩托。自此,“重庆造”摩托车承载着中国人“更快速更高效”的梦想,行驶在全国的大街小巷。
到上世纪80年代,重庆已拥有近40家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军工工业与电子、造船、航天、核工业等结合,积累了技术和人才,为后期的爆发式发展埋下伏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7年成为直辖市以后,重庆工业迎来黄金时期。1978年,重庆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59.6亿元,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97万亿元;利税总额由1978年的11.9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219亿元。
如今,重庆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工业依然是重庆的重要标签之一。但与70年前相比,重庆工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培育出很多新的支柱型产业。
曾在重庆工业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汽摩产业继续发展壮大,重庆依然是国家重要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重庆工业格局发生蜕变,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电子制造业,开辟出新的天地,创造了新的辉煌。
现今,重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每3部笔记本电脑就有一部生产于重庆;重庆还是全国第二大手机产地。
更重要的是,重庆工业正在从“制造”走向“智造”,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产业加快布局,越来越多的重庆智能企业跻身国内“第一阵营”。目前,重庆智能产业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10,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前8。重庆这个老工业基地,站上了现代工业的潮头。
现代化都市崛起 从开放末梢成为开放前沿
工业迅猛发展并完成结构优化,只是重庆在70年发展史诗中的一个篇章。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给出了新的定义:更时尚、更舒适、更宜居。
1978年,重庆的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4.6%、48.1%和17.3%,到2018年,调整为6.8%、40.9%和52.3%;197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5元和150元,2018年,分别达到34889元和13781元。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数据意味着获得感的增强,公共服务越来越好,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住得更加宽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0.7平方米提高到36.5平方米。
——出行更加方便,1978年,铁路营业里程仅347公里,2018年达到2371公里。目前,重庆的高速公路密度居西部第一,高速通车总里程达到3096公里。
——教育更加优质,教育均等化取得新成效,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县比达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6.6%。
——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重庆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7%。
更引人瞩目的是,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重庆在内陆开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2011年3月,中国第一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在重庆团结村首发,团结村自此成为“一带一路”的关键地标。重庆创造的多项第一得到复制推广,比如第一次实现沿线国家海关监管互认、第一次迎来中欧班列回程班列等。
继中欧班列之后,重庆又在内陆率先打通更快捷的南向大通道。2017年9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正式开通运营,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北部湾通达东南亚国家,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5天左右,已成为西部最快捷的出海通道。
在世界版图上,重庆已从开放末梢成为开放前沿。向东,有渝甬铁海联运通道,还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已突破2000班的中欧班列直达欧洲;向南,“陆海新通道”通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向北,常态化开行的“渝满俄”班列直达俄罗斯。
重庆的开放条件持续改善,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外向型经济实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进出口总额79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73亿美元,分别是1999年的65倍、31倍。
近年来,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均保持在1100亿元以上规模,与3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持投资合作关系。重庆的“朋友圈”不断扩展,与20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10个国家在渝设立总领事馆,20个国家在渝设立签证中心。
“未来,重庆将建成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提升国际物流中转效率,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说。
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了“硬核”重庆,而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江城”“山城”禀赋,让它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
一个“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呼之欲出,重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3.1%提高到2018年的48%,自然保护区58个,比1999年增加42个。
对于母亲河长江,重庆承担起“上游责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4万平方公里,营造林640万亩,岩溶石漠化、水土流失和消落区治理取得新成效。
重庆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达316天,比2006年增加29天。
这些努力让网友心目中“国内最魔幻的3D城市”更添魅力。“在重庆,你就生活在电影里。”在备受文艺青年青睐的“网红景点”二厂,外地游客马军说。
在各大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有洪崖洞的璀璨灯火,有李子坝的轻轨徐徐“穿楼”而过,有“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长江索道在江面上“凌波微步”……这种“独特、有趣、穿越、不可复制的感觉”让重庆在互联网时代成为“网红”。
世界旅游及旅游业理事会前段时间发布《2018年城市旅游和旅游业影响》报告,对全球72个城市的旅游经济作了分析,就旅游业收入对GDP的直接贡献而言,在全球旅游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排名中,重庆位居榜首。
2018年,重庆旅游再次开启升级之路。以“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目标定位,以“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注重全域化发展、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重点打好“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展现“诗”和“远方”的结合。
重庆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将以朝天门广场、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弹子石中央商住区为重点,将两江交汇区域灯光建成特色鲜明、感染力强的精品灯光秀,充分展示现代化大都市山魂之雄、水韵之灵、人文之美。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田文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