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声明

深入“水冰转换”结构施工现场 探访“水立方”冬奥改造最新进展

2019-07-17 16:35:2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题:深入“水冰转换”结构施工现场——探访“水立方”冬奥改造最新进展

新华社记者张骁、汪涌

国家游泳中心(下称“水立方”)正通过“水冰转换”改造工程成为世界首例在泳池内搭建冰壶赛道的冬奥场馆。记者日前深入“水立方”改造工程关键环节——冰场可转换结构施工现场,探访“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最新进展。

昔日奥运泳池被钢结构“填满”

根据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冰壶比赛需要,“水立方”将在保留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即在比赛大厅中部搭建冰场可转换结构并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改造工程涉及冰场可转换结构体系、冰壶场地热湿环境、冰壶场地体育照明、场馆综合节能和场馆建筑声学等5项具体课题。其中搭建冰场可转换结构是“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关键,也是现阶段改造重点。

记者近日在“水立方”比赛大厅看到,曾举办北京奥运会游泳、花样游泳和跳水项目的标准泳池已经放空池水。泳池空间被一座冰场可转换钢结构“填满”,数十名工人在钢结构上铺设预制混凝土板。

水冰转换结构总误差将控制在毫米级

看似是在泳池里“搭架子”,但这套冰场可转换结构的设计考量和安装精度堪称周密。

杨奇勇举例说:“人在地板上打球时,每秒会在地板上跳动两到三次,人和地板的振动频率在2赫兹左右。如果地板结构自振频率低于2赫兹,就会出现共振效应,地板开始颤动。而目前在建的‘水立方’冰壶赛道,虽然冰面长度超过45米,冰面厚度仅为60毫米,但根据冰壶赛事场地的要求,其冰面结构自振频率需达到30赫兹。”

为实现上述冰面使用指标,目前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使用2600根3米高、2米长的薄壁H型特制钢材搭建而成,每根梁柱装有柱脚,每个连接点装有可拆卸高强度螺丝,确保钢架紧固结实。钢架上方需铺设1500块1米见方、厚度达100毫米的预制混凝土板。

“在预制混凝土板制作过程中,我们派专人从生产环节控制并校核生产精度。在冰场可转换结构施工现场,也有专业监理工程师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板进行现场抽检。”国家游泳中心高级工程师贾宇介绍,预制混凝土板安装时,每名工人还需使用卡尺进行精密微调,将“水立方”水冰转换结构的总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水立方”每年可进行一次“水冰转换”

杨奇勇透露,上述冰场可转换结构将于7月底全部搭建完成,工作人员将继续在结构上铺设保温层、防水层和制冰管路层。目前,制冰机器和管路正加紧制造中。

贾宇介绍,凭借这套冰场可转换结构和可拆装制冰系统,“水立方”将拥有水上和冰上两种功能。按照规划,日后春、夏、秋三个季节“水立方”可开展游泳比赛、群众游泳水上活动以及文化演出活动;冬天可开展冰壶、冰球等冰上比赛,形成冰上赛季。这意味着“水立方”以后每年可进行一次“水冰转换”,即冰场可转换结构和可拆装制冰系统每年有一次“搭”和“拆”的过程。

据“水立方”改造总体施工规划,目前“水立方”空调机房更新、室外制冰机组制造、除湿机组加工和管线安装、消防和监控设施升级等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另外,记者看到“水立方”看台改造工作已经收尾,看台地面经重新打磨变得非常平整,看台新增的22处无障碍座席已搭建完毕。

预计今年11月,“水立方”将进行基础制冰工作,明年7月将完成场馆永久设施改造任务,满足举办冬奥会测试赛的需求。

[责任编辑:张亚茹]

相关新闻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