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如何用水
▌刘永加
炎炎夏日,人们最喜欢的莫过于清凉的水了。说到老北京的水,很多人会想到不少关于水的地域,比如什刹海、北海等,除此之外,北京还有一些以潭、池、淀、洼等命名的街巷,这些说明过去北京不缺水。不过,对于老百姓而言,优质的水源还是很紧张的。在上世纪初,围绕着老百姓的用水,北京城里还发生了不少故事。
宫廷喝玉泉水
王府有甜水井
北京城作为明清都城所在地,皇家如何选择专用水源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玉泉山的泉水因为水质好,很早就被皇家看中。玉泉山是西山的支脉,据史料记载,这里“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而且这些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泉水从山间石隙中喷涌而出,淙淙之声悦耳动听,所以被称为“玉泉”。
明代诗人王英曾写有《玉泉》一诗:“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不与众泉同,地连琼岛瀛州近,源与蓬莱翠水通。”这些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玉泉水的独特魅力。
那时人们认为水质轻才是好水,据记载,乾隆皇帝对玉泉山的水很是偏爱,为了测量天下泉水的质量,他命特制银斗来衡量天下名泉水质的轻重。经过取样称量发现,一斗玉泉水重一两,一斗济南趵突泉水重一两二厘,一斗镇江金山泉水重一两三厘,一斗无锡的惠山泉水和杭州的虎跑泉水重一两四厘,显然同等体积的泉水,数玉泉的水质量最轻,所以乾隆钦定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并亲自撰写《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当时都认为,玉泉水含“杂质”最少,水质特别好,因此,不但皇宫内饮用水取之玉泉山,皇帝出京巡幸、围猎时也会载玉泉水以供饮用,就连清宫的酒都是使用玉泉水酿造的。为了保证宫廷用水,还会有插着龙旗的水车,经西直门运入宫中。
皇宫有专用水源玉泉山,王爷们也有自己的便利。如今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王府井,在当年便有一座古井。这里在当年的确是王府聚集之地,明代这里被称为十王府街,清乾隆时期的《京师全图》上就可以看到,此处当时称为“王府大街”。
据清代《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内外城共有一千多眼井,但绝大多数是苦水井,而王府大街上的这口王府井就是甘洌的甜水井。在更早之前,明朝也曾有人在笔记中就提到过“十王府街”的这座水井,井水“甘洌可用”。
老百姓买水吃
皇家宫廷和王爷们有了自己好喝的水源,而老北京的百姓却需要买水喝。北京的甜水井不多,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生意:“井窝子”,就是卖水的水铺。当时,井窝子的井主与水伕多是山东人。清代诗集《草珠一串》中有一首竹枝词这样写:“草帽新鲜袖口宽,布衫上又著磨肩。山东人若无生意,除是京师井尽干。”
那时,每天清晨,井窝子的水伕们就推着独轮水车,按路线开始送水。这种独轮车上载着两个大水桶,可装水500斤。到了用户门口,水伕放下车子,将两个小水桶分别放在大木桶边,拔下大木桶下边的塞头,水即流出,两桶先后装满,塞好塞头,再将水挑到用户的厨房,倒进缸中。一般的店铺和大户人家习惯“包月”,就是讲好每月送多少次,按月付给水费。当时都是月初先付钱后送水。还有一些一般的人家多喜欢零用,有时一天一结算,或者三五天结算一次。
水伕们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有自己的记账方式,每天送完水后,水伕就在住户门上划一道记号,一道代表一挑水,五挑一组,到时按记号总数算钱。还有一种结算方式是用户先去井窝子买些“水牌”,水伕倒一挑水,要回一个水牌。这样百姓们就能吃上甘甜的井水了。
由于当时井窝子在老北京百姓生活中十分重要,所以在有些节日的祭祀活动就有所体现。在民间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诞辰,这一天又称中和节,清代对这一节日特别重视,当日要祭天地宗庙社稷。民间则以江米做成印有金色圆光的太阳糕祭祀日神。对井窝子来说,他们也要在这一天祭祀,不过,他们不祭太阳神,而祭井泉龙王,保佑他的甜水源源不断。祭祀后,井窝子的掌柜必备酒肉面饭,犒劳为各住户送水的水伕,因此这一天也成了水伕们的节日。
写白话文广告推广自来水
在清末,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一些开明人士多次向清朝政府建议,在京师兴建自来水厂。1908年3月,农工商部上奏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请建自来水厂,没想到的是,奏折很快获得批准,同时任命周学熙组织筹建。
当年,42岁的周学熙出任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的首任总理。当时经费紧缺,自来水公司便采取招集私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办法,由官方监督,私商集股筹集资金。每股十元,共募集三十万股,总额三百万银元。由于这种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支持,筹建水厂资金很快便凑齐了。另外,清廷每年筹拨官款十五万两,作为补贴。
筹建自来水公司之后,水源是主要问题,在对多处水源进行勘测和对比后,最终选定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孙河地表水作为水源。
1910年2月,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京师自来水终于完工试水,建成了北京第一座水厂:东直门水厂。除了水厂的工程外,还铺设了三百七十公里的大小管道,这样老北京的自来水便初具规模。不过,自来水发售之初,京城百姓看到自来水中有细小的“水泡”,便称之为“洋胰子水”,不敢使用。为了使京城百姓了解自来水,使用自来水,周学熙亲自撰写白话文广告,在各大报刊发布。
自来水与井水商冲突不断
自来水厂修建之后,虽然铺设了管道,但大部分人家还没有安装管道、水表、龙头等,因此还需要一部分水伕帮忙。尽管如此,自来水通水后,井水商的生意还是受到影响。随着自来水的不断普及,两派的利益之争,也愈演愈烈。双方的矛盾在1925年6月全面爆发。面对发展势头迅猛的自来水,“忍无可忍”的井水商联名向北洋政府上诉,要求制止自来水公司扩展业务,并威胁将“用最后手段,齐行罢业向公司请求,将来市面无水,住户恐慌,责为公司,请惟该公司是问”。
同时,井水商也直接向自来水公司提出了交涉。对此,自来水公司先是以井水商未成立“行业公会”为由拒绝谈判。等“水业公会”成立后,自来水公司又指责其组织涣散,不具备权威性和决策能力,仍拒绝协商。于是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井水商们鼓动水伕暴力阻挠自来水公司安装水管,并攻击施工的自来水公司员工。据自来水公司记录,1925年4月至10月,共发生阻挠安管事件十余起,涉及客户二十余户。
当时负责北京治安的京师警察厅考虑井水商人多势众,并且掌握着城市供水的绝大部分份额,便采取息事宁人态度,与京师总商会联合进行调解。首先劝令自来水公司作出妥协,停止水车送水到户计划。自来水公司通过零售送水到户的计划暂时告吹,自来水普及进程受挫。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根据当时《晨报》的报道,1926年6月初,两派发生了一次重大冲突。1926年6月,京汉、京绥铁路工人罢工,致使京西门头沟煤炭无法运进北京,造成北京城发生煤荒。自来水公司生产设备都是以燃煤为动力,煤炭供应短缺,自来水生产大受影响,出现了水流不畅、断水、水质下降等问题,也引发一些用户不满。水业公会就借机利用水伕的“渠道优势”,向老百姓宣传施压,要求老百姓放弃自来水,改用井水。
6月7日,前门外精忠庙用户在安设自来水管时,安装水管的工人与水伕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巡警将肇事水伕带走,并转送地方检察厅候审。消息传到水业公会,当天井商代表就到区署要求保释肇事水伕,未得到合理答复。于是6月8日,井水商以及水伕举行全体罢工。与此同时,水业公会致函京师警察厅、京都市政公所等机关,要求“暂令该(自来水)公司停业,而京师用水纯由水井负责供给,否则绝不开工”。水业公会还要求全行业提价,每一担水涨价铜元二枚,达到五枚。
面对水业公会的无理要求,警察厅采取了强硬措施,并告知井水商,即日恢复供水,否则严办。同时严禁他们提高水价,仍按每担三枚执行。由于市政当局的强力介入,井水商和水伕仅仅罢工一天后,便恢复了供水。
此后双方的冲突时断时续,但是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无法阻挡,老北京水伕这个行业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