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道传统源远流长,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和弘道的精神。弘扬师道,不仅要把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传承下去,也要注重学风传承,不断拓展师辈的学术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道,《礼记·学记》篇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民族文化的传承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授受,优秀的知识、思想、德行需要通过教师一代代发扬光大;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懈怠。做好一名教师,责任重大,十分光荣。古人推重“天地君亲师”,从排序就可见人们的礼敬。在光荣与责任之间,师道传统闪耀着光芒。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孟子强调性善,讲求培养“浩然之气”,拥有大丈夫气概;韩愈反复申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国师道传统源远流长,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和弘道的精神。具体而言,教书既是传承文化,同时也是传承一种情感。
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教好书才算尽到责任,尽管各人风格有异,但对学生都应循循善诱,尽心尽力。我于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胡小石、汪辟疆等先生学习古代文学,发现他们那一代学者具备一些共同特点:善诗能书,笔头功夫好,懂得的东西多。他们谈吐风雅,似乎在追求一种魏晋风度的神韵,课堂讲学效果特别好,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等到我做老师时,领悟他们这些特点,在教学上大有裨益。一位教师能否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与他能否站稳讲台、胜任教学息息相关。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知识渊博,还应与学生沟通有法,教学有方。胡小石先生喜欢与学生闲谈,让学生随便提问,他则随方解答。胡先生看似仪容庄重,难以接近,但在闲谈时,即可发现他风趣横生,亲切自然。孔子学生子夏说夫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意思是说远看老师十分庄重,接触以后却发现很温和。师生之间这种问学场面洋溢着温暖。
由此我体会到,学生从师受学,课堂所学的是专业必备知识,将来可借以谋生,服务社会,而课余闲谈所得常是具备更为深层的内涵,如人格的感染、处世的态度等等。学生耳濡目染,往往受益一生。古代书院教学,尤重师生之间的答问。这种学习有从游之乐、有观摩濡染之效,还有感情上的交流,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其中还包括对学生人格的熏陶。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师生关系中的体现。
我从小石师学习时,还体悟到他虽欢迎学生提问,但又是有原则的。有一次,我正在读《诗经》,《国风·王风·扬之水》中有句云“扬之水,不流束薪……”感到难以理解,便就此提问,小石师置之不理。我当即想到,这种问题不该提。后来我当教师,学生就读音、难字、出处等提问,我也拒绝回答。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不能拿老师当辞书用,否则反而会助长提问者的懒劲。
我的教学与学术生涯,受老师影响很大。因为老师对我好,我才得以走上治学之道。我临毕业时,胡小石先生、罗根泽先生都希望我留校。时任系主任的方光焘先生,为了让我跟随胡先生学习,还与人事秘书发生正面冲突。我并无特殊才能,成绩也一般,有的科目也就六七十分,何以让老师们如此器重?胡先生、罗先生、方先生在大学教书几十年,见过的学生不知有多少,竟然认为我可以造就。因我不能留在南京大学,胡先生很生气,说从未向组织提过包括自己女儿毕业分配等要求,现在让周勋初留校,纯粹是因这学生好学,可以培养,因此请组织上慎重考虑。这些琐事,足见几位老先生的“有教无类”思想。我在最艰难的时候能一步步走过来,也主要得益于老师们的帮助。我很珍惜在人生最黯淡时得到的温暖。后来我当教师、做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对待学生和年轻教师,很受几位老先生影响。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值得好好继承。
我始终认为,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工作期间,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备课和教学上。我指导学生作论文,选题多是在一次一次交谈中磨出来的。师生在学术上的授受相承,都得手把手地教。因此,我用在批改学生论文上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学生毕业后,他们寄来的论文我照常修改。我早已不再指导博士生了,但有博士生将开题报告送来,我也尽力提出建议。我以为,修改文章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善学者可从中琢磨老师为何修改,从而提升自己。薪火相传,这个比喻何等贴切。
弘扬师道,不仅要把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传承下去,也要注重学风传承,不断拓展师辈学术。我写《九歌新考》一书,其中《东皇太一考》一文就是申述师说而成。学术传授就像接力赛跑中的传棒一样,老师探讨某一问题有些想法没有深入下去,学生听后觉得还可开拓,应当在此基础上继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学说。胡先生认为,阅读古书要看古注。他为我指定的《楚辞》读本是王逸、朱熹、戴震三家注本。王逸注《九歌》近于隔靴搔痒,但胡先生认为还得认真读,因为这是第一部古注,必然保存许多古义。我读书时一直遵循他的教导,注重原始文献,引用材料时,选择首出的第一手材料。这些地方也是清儒所提倡的。胡先生、方先生讲课时旁征博引,时见触类旁通之妙。这种学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年轻时喜欢泛读,不愿囿于文科教学过于拘守专业的时风,也是与师承有关。
我在高校工作数十年,各种任务丛集,但我很清楚,自己本是教师,教书育人才是本分,也是第一任务。因此,不管处在什么情况,我总要尽力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做出的努力,总能在学生那里得到回报。留在身边的一些学生,朝夕相处,容易增进感情,就是在外地任职的学生,也一直保持着深厚的情谊。见面时无所不谈,宛如家人。师生的情谊,属于人类感情中最纯真的部分,自应百般珍惜。
(徐雁平 尧育飞采访整理)
周勋初,1929年出生,上海市南汇县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思想史。代表作品《周勋初文集》,主持《册府元龟》(校订本)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6日 24 版)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