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能拦截核弹头?还是核弹头!
A-135战略反导系统发射拦截导弹 来源于网络
俄罗斯国防部近日公布视频显示,俄罗斯空天部队在哈萨克斯坦某试验场成功试射了一枚型号为53T6的改进型短程核反弹道导弹,并成功击中既定目标。俄国防部宣称,运用这一改进型核反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主要任务是“保卫首都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免遭核导弹攻击”,同时还能执行早期预警和太空监视任务。
那么,俄罗斯53T6反导拦截弹为何采用核战斗部?它是采用什么杀伤方式来摧毁来袭导弹的?如果来袭的是非核弹道导弹,反导系统是否也得用核导弹,靠核爆炸来摧毁它?
航天科工二院的导弹专家郭衍莹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53T6导弹的改进型曾采用非核战斗部,但此次又回过头来重新采用核导弹。北约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巨大军事压力,使俄感到已威胁到它的安全底线。特朗普上台更多次强调要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发展低当量核武器,并打算在北约部队中使用。面对西方这种不断升级的危险行动,俄发展核战斗部的反导导弹,符合俄罗斯一贯的‘以牙还牙’准则。”
核弹头反导技术简单、命中率高
公开资料显示,53T6型导弹是前苏联A-135战略反导系统以及俄罗斯新一代A-235系统的拦截弹。该导弹从197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5年才宣布进入服役,其战斗部为当量1万吨的热核弹头,采用发射井发射。
郭衍莹介绍,冷战时期,苏联为了和美国争霸,一直很重视反导的发展,前后开发了三代战略反导系统,即A系统、A-35系统和A-135系统。1961年3月,A系统作为世界首款试验型反导系统,成功拦截了一枚飞行速度3千米/秒的弹道导弹弹头。A-135系统1995年开始战斗值班。由于美苏1972年“反导防御条约”的限制,该系统投入战斗值班时仅部署了100枚拦截弹。
“当然,它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规模上均无法和美国的GMD相比,但还是为俄罗斯挑起战略反导的重任。到了新一代的A-235,俄宣称其技术性能方面基本上赶上或接近美国水平,并能在美俄不对称对抗中力求取得动态平衡。”郭衍莹表示,“然而,苏联研发的这三种反导系统的拦截弹都采用核战斗部。”
记者了解到,这种杀伤方式意味着,当拦截弹飞至目标附近时,引信会触发它的核战斗部爆炸,将目标摧毁。这种拦截方式的优点是技术简单,命中率高。但核污染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的质疑。俄专家自己估计,若在莫斯科附近拦截,拦截过程中即使只有一枚核弹爆炸,莫斯科将有10%居民遭到伤害。同时还会殃及波兰等东欧邻国。但是因为它的拦截成功率高,技术上难度和成本又低,特别受到军方的青睐。
“实际上,美国也差不多有过类似经历。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大力试验用核弹头的拦截弹来摧毁来袭的弹道导弹,效果虽不错,但数百公里内卫星通信、导航乃至民用交通均受严重影响,大气层内外均受污染,因遭到国内外强烈反对而作罢。美国现在的反导拦截弹,例如GBI拦截弹都是非核的。由于美国财大气粗,技术基础又雄厚,能做到无论对方来袭的是核弹或非核弹, GBI拦截弹都能用直接碰撞杀伤方式将对方摧毁。”郭衍莹说。
核战斗部或可实现“核常兼备”
今年9月俄罗斯国防部曾宣布,8月30日在哈萨克斯坦某试验场进行了一次53T6M型反导导弹(俄文字母M一般代表改进型)的试射,试射取得了成功并击落来袭目标。当时俄国防部称,这是这种新型导弹从2016年至今的第6次试射,也是今年第3次试射,并称今年内还要试射多次。
“实际上,早在A-135时期,53T6就是用通过空中核爆炸来摧毁来袭的弹道导弹,无论来袭的是核弹还是非核弹。但到了今年开始战斗值班的新一代A-235时期,俄曾宣布改用非核导弹53T6M,以减少人民群众对核污染的担心。”郭衍莹说。
郭衍莹介绍,A-235的昵称是“奴多尔河”(也有媒体译作“弩刀儿”),它由三层拦截导弹构成。其中,第一层仍采用A-135系统原有的51T6远程拦截导弹,可摧毁1500千米高、800千米远的目标,采用核战斗部。第二层用58R6导弹,拦截高度为1000千米以内、距离120千米以内的目标。最内一层则用53T6M弹,即A-135原有的53T6弹改进型。用于拦截高度350千米以内、距离40千米—50千米以内的目标。第二和第三层拦截弹都改进用常规弹头。
“这三层中,应数53T6M技术最复杂。因为当来袭导弹重入大气层时,它会采用机动变轨、施放诱饵等突防技术。因此它真正反映了反导系统及其拦截弹的技术和实战水平。而且,俄罗斯也宣称53T6M弹已改用常规弹头。”郭衍莹表示。
“但最近这次试验中,俄改进型53T6弹仍采用核弹头,但没有给出具体型号。不过,我们注意到俄国防部公报中特别强调它是用来拦截和摧毁来袭的核导弹。如果来袭导弹是非核的,是不是可以认为仍用非核的53T6M来拦截?这样反导系统既可发射核拦截弹,也可发射非核拦截弹,实现了‘核常兼备’。”郭衍莹说。
俄动能杀伤技术仍不过关
那么,俄此次的改进型又回过头来采用核导弹,是基于国际形势变化还是基于别的考虑呢?
对此,郭衍莹认为:“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连遭北约的经济制裁和巨大的军事压力,迫使普京正式提出‘核遏制’战略,强调奉行核威慑和报复策略。每次危机他都要搬出核武器来抗衡,而且每每都能奏效。这是俄军事上重要策略,反导也不例外。这实际上也是俄在与西方不对称对抗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何况北约的将领也在不断叫嚷要使用战术核武器。”
记者了解到,2015年7月,美国空军就在俄边境进行了一次新型B61-12核炸弹试验。这种战术核炸弹,用F-15E等战斗机就可投掷,完全模糊了战术和战略核武器的界限。而据报道美国已经把这种小型核弹部署在德国,还计划进一步部署在东欧。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强调要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发展低当量核武器,并打算在北约部队中使用。
“当然,有些国外专家认为俄反导导弹采用核战斗部还有技术上原因。”郭衍莹说。
据了解,53T6M拦截弹战斗部是采用定向破片杀伤方式,即破片仅向有目标的一侧飞散。它杀伤威力、拦截概率要比旧的全向破片杀伤方式高得多。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不采用更先进的直接碰撞杀伤方式呢?
郭衍莹介绍:“据解密资料透露,苏联曾进行过一次对比试验。结果是,用核弹拦截成功率为96%,而直接碰撞的动能杀伤方式的成功率小于60%。根据俄罗斯技术人员的说法,他们并非不掌握直接碰撞技术,而是定向破片杀伤的效果已经与现代动能杀伤很接近,但技术难度小,成本要低得多。”
“不过一些专家仍认为俄的直接碰撞杀伤技术,虽在某些领域已见应用,但至少在反导领域技术上并没有完全过关。要想在大气层内外直接碰撞对方的飞来高速目标,难度是很大的。这也许是苏联和俄罗斯一直不愿完全放弃使用核战斗部另一原因。”郭衍莹说。(张强)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