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声明

这一古老技艺正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2018-08-24 14:16:0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波罗古泽木刻:刀锋下的非遗传承

像怀抱婴儿般,朗加左手抱起一块约50厘米长、16厘米宽的木刻板,右手提刀向木,深浅转拨精准灵动,大藏经《甘珠尔》中的一字一句犹如瞬间有了生命,活脱脱跃然板上。从12岁起,朗加就专注于木刻艺术,游走的刀锋还刻下了他近40年的人生。

在近日举行的西藏昌都第四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上,一大批植根于当地深厚文化土壤的非遗作品展示在人们面前,其中包括来自江达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波罗古泽木刻。

起源于1676年的波罗古泽木刻,是西藏雕版印刷的鼻祖,在藏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佛学的传承中作用巨大、影响深远。朗加是波罗古泽木刻自治区级传承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念头,促使朗加在市中心博物馆租了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展台来展示他的上百幅木刻作品。

波罗古泽木板雕刻工艺流程可细分为裁纸、撰写、临摹雕刻、进油、晾晒、兑制朱砂等近20道工序,其间只要雕刻的文字有一笔出错,则前功尽弃。即使是朗加这样的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雕刻一块中等字体的《甘珠尔》刻板,每天从早到晚,除了中午吃饭休息一小时,也要刻上3天时间。德格版《甘珠尔》经有上百部之多,用33500个刻板才能刻印出一部完整的经文。

一张做工精细、普通规格的刻板市场上售价四五百元,匠人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只能维持家人的生活,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波罗古泽木刻传承显得颇为艰难。不过,在波罗乡古泽地区地处高山峡谷中的冲桑、古色、外冲、阿当、彭宁等村落,目前还有200多人传承着古老刀锋下的这项技艺,除了维持生计,流淌在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是他们坚持的唯一理由。

木刻雕版按内容可分为经书版、佛像版以及美术版三种。其实传统的木刻技艺还可以制作印章、雕刻木制工艺品等。2013年,朗加投资成立了江达县波罗乡农牧民手工业合作社,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广州等地,每年实现利润20多万元,吸纳了当地41名木刻艺人,每人月工资4500元左右,使波罗古泽木刻技艺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创新和发展。

为了传承和发扬好波罗古泽木刻,提高传统手工艺水平,打造品牌知名度,在朗加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政府新增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厂房,整合零散的加工作坊,并申请了“波罗古泽”商标。在市场的催化下,这一古老技艺正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最关心的不是赚钱,而是传承,一定要让年轻人看到希望。”朗加对波罗古泽木刻技艺深深的热爱,强烈地感染了村里的年轻人,先后有50多人向他拜师学艺。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

[责任编辑:王佳琦]

相关新闻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