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儿时我们把年集叫作花花集,因为它是一年中货物最多、最全的大集,也是男女老少最盼望、最惬意的一个大集。 进入腊月后,农村大集就有了年味,各种年货琳琅满目,赶集的人也渐渐增多,鞭炮声也不时响起,一场春节大戏逐渐拉开序幕。 特别是小孩们,整天掰着手指头算什么时候到花花集。当时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新年到,糖瓜祭灶。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嬷嬷要吃到口酥(点心),老头要买新毡帽。”
农历腊月二十九是我们老家大集,二十八晚上人们就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二天吃过早饭,娘说:“给你两块钱,买三挂小鞭,三把两响。给你姐姐两块钱,买两朵花,买几幅年画。我和你爹买点海带、花子菜、干蘑菇等干菜。”娘嘱咐我们千万要跟着大人走,可别走丢了,并嘱咐去炮仗市要长着点眼,别被炸着。 我们村最近的大集是公社驻地后的留名府村,距我们村有两公里路。
腊月二十九,天刚蒙蒙亮,乡村土路上赶集的人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奔往大集,有提篮子走着的,有推小推车的,小孩们笑着喊着,满地乱跑。 大集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大伙都早早来抢集了。我和姐姐紧紧拽着娘的棉袄角在密集的人群中慢行。东西大街两旁摆满了卖瓜子花生、卖鸡蛋、卖家禽的摊位,本就不宽的街道开始拥挤起来。这里大多是卖小礼物、小衣服等的摊位,头花有用蜡纸做的小红花三分钱一朵,用布做的小红花5分钱一朵。十里八村的大姑娘小媳妇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地穿行,挑选鲜艳的头花。有的女孩发辫上插上了鲜红的小花,小脸也红红的,乐得合不拢嘴。大集上的叫卖声、谈笑声、赞美声、讨价还价声等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越往南走人流越拥挤。太阳高悬,就连因拥挤而浮起的尘埃在阳光的照耀下都欢快地跳跃着。 大街西头主要卖年画、春联、瓜子、糖果、蔬菜、水果、日常用品等,是大人们停脚流连的地方。他们拿着挑选好的年画,背着买的蔬菜,脸上满是幸福,乡音中饱含着快乐。欢快的人潮汇集一片,演绎着一场年节大戏。
最热闹的当属鞭炮市,也是整个花花集的主角。村西南的一大片空地早已人山人海,炮声阵阵。外围是看热闹、买鞭炮的赶集人,里面是由许多辆马车或拖拉机围成一圈的鞭炮车队。每辆车上站着一位魁梧的卖炮人,他们穿着黑色或黄色的棉大衣,戴着厚厚的棉帽子或狗皮帽子,帽翅大多翘着,手里举着五六米长的粗竹竿,上头挂着鞭炮,有的正在燃放,有的还在等着放。 一阵阵鞭炮声吸引着众人,孩子们的心早已被这炮声揪住了,他们欢呼雀跃,围住摊位或看或买,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摔炮仗、小火鞭、窜天猴、二踢脚、大炮仗,五花八门,一应俱全。炮声此起彼伏,烟雾缭绕,硝味呛鼻,空中是炸响的道道闪光,地上是炸碎的片片纸屑。那时卖鞭炮得有公社派出所的证明,没有出售证的,发现了就全部没收并罚款。 赶集回家的路上,小女孩们手举着插有花的秫秸秆,等到过年时再戴,小男孩们显摆着自己买的小鞭炮。海群哥逗我们说:“你们拆开放几个看谁的响。”我点燃了三个,海路不服气,也放了三个,可他没留神,点炮仗的烟头掉进兜里,一下子把里面的鞭炮引着了,棉袄炸了一个大窟窿,吓得大哭起来。我爹说:“还比吧,你们几个每人给海路10个小炮仗。”就这样,一路上连打带闹连哭带笑地向家走去……
时间攸然而过,一晃50多年过去了,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如今的乡村花花集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哗与热闹,也没有了昔日的浓浓年味。儿时花花集的火爆场面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永远定格在一代人的心中,成为一种幸福而美好的乡愁印记……(徐朝)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