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凤:三十一载桥梁轨道奉献情
爱国情 奋斗者
本报记者 盛 利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干好,就是最大的奉献。”
回顾从事铁路轨岔枕、高铁无砟轨道板、城市轨道交通的31年科研历程,杨先凤的话略显平淡。
作为我国铁路轨道、桥梁领域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杨先凤最大的感触是多年技术研发中,见证了我国高铁的飞速成长。
1988年,杨先凤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桥梁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铁道部成都桥梁工厂(现中铁八局桥梁公司)。考虑到女性做技术的不便,杨先凤刚开始被安排在企业管理办公室做行政。“在当时的企业,行政部门事情很少,每个月常常感觉没做什么就发工资了,我很不好意思。”她回忆说。
两年后,杨先凤主动要求调入技术科做预制产品,正式进入技术科研一线。“当时读大学选择学工科就像抓阄一样随便选了一个,但学过之后发现别的也不会,只懂这块儿,所以我虽然是名女同志,但还是想到一线干技术。”杨先凤告诉记者,做技术虽然事情会多一些,但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沉淀,也能从中找到不少乐趣。
最开始杨先凤是从事预制桥梁研制,后来又进入混凝土电杆,铁路的轨枕、岔枕、接触网支柱等领域科研,她一直奋战在混凝土预制产品的前沿。2005年,随着国内高铁建设步伐加快,中铁八局承担了铁道部课题研制高铁用无砟轨道板。“无砟轨道整体性更好,高铁行驶更平稳。”杨先凤说,但当时国内并没有做无砟轨道的技术,所以团队与其他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研制工作,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自身技术不断加以改进。
在中国第一条高铁遂(宁)渝(重庆)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上,杨先凤带领研究团队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轨道板产品的特点,制作合适的操作工具,设计、制作轨道板模型和基坑,设计生产线工艺,现场设置预制场,创造性地采用台座法生产,让无砟轨道板在国内首次实现批量生产。
“台座法保证轨道板精确的外形尺寸、基坑强度,具有增加模型使用寿命、提高生产速度、降低基建投入等优点。”杨先凤说,遂渝线无砟轨道试验段是我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建设项目,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桥上、隧道、路基大量使用砼轨道板进行成区段的铺设,为我国后来快速推进高铁建设奠定了基础。杨先凤所在的中铁八局技术团队也正是在这条铁路上参与创立了中国高铁建设标准体系,其主要技术成果“遂渝无砟轨道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新的研发需求也不断增加。因为在遂渝线无砟轨道试验段的突出表现,中铁八局又中标武(汉)广(州)高铁的建设,杨先凤所在的中铁八局桥梁公司负责箱梁和轨道板的预制。“过去我们都是做T梁,一片T梁一百多吨;而这次新做的箱梁要八百多吨,体积大得多,所以预制的工艺几乎要从零研制。”杨先凤说。
万事开头难,八百多吨的箱梁,长32米,宽10余米,高3米,第一次做如此大型的箱梁,杨先凤带着技术人员用半年时间,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在广泛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的预制方案。
“当时领导看我这么紧张,还开玩笑说,要是把那片箱梁整报废了,你就把它背回来。”杨先凤说。在浇灌时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浇过体积这么大的箱梁,要保证浇灌密实非常困难,杨先凤和团队都倍感压力。浇灌之前,她和团队先将箱梁按比例缩小,做了许多试验块,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浇灌,测试哪种方式效果最好。
“最开始是采用国外的一种方案,没有达到要求,后来又恢复到我们自己的方案,浇灌就成功了。”杨先凤说,在保证各方面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团队才有把握开始在真正的箱梁模型上实施浇灌。浇灌那天,杨先凤穿着雨靴梁上梁下、洞内洞外地跑,拿着锤子不断地敲,听声音看是否浇筑密实,到晚上腿都抬不起来了。最终,第一次浇筑300多立方米混凝土的箱梁,一次性取得了成功,杨先凤说,“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小意思,但当时对我们很有挑战性,花了我们不少心血学习,现在回看都非常值得。”
“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困难的,只要认真踏实,就可以做得很好。”杨先凤告诉记者,技术研发就是不断的积累和总结学习,向他人学习,反思自身总结学习,积累经验,改进不足,就能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