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声明

粤剧:筑起保护堤坝 老戏重获新生

2019-06-06 14:01: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粤剧:筑起保护堤坝 老戏重获新生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是广东最大的艺术剧种。曾与京剧联袂打造了“南有薛马争雄,北有梅程争辉”的黄金时代。2009年,粤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多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大批粤剧新创剧目、传统剧目立上舞台,海内外粤剧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粤剧事业的生动局面。

政策引领,筑起粤剧保护的堤坝。广东省以省长令的形式颁布了《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广州市实施了《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为此,广州还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规格高、协调力度大。同时,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作为行业组织,积极发动民间力量配合领导小组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粤剧保护事业在文化空间建设、保护记录、传承传播、传徒授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此外,广州还制定了新一轮《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规划了粤剧发展的七大工程和15项重点工作。

场馆建设,夯实粤剧保护的基石。为填补广东无粤剧专业博物馆的空白,当地投入资金8亿多元,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粤剧院新址。2015年建成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展示、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粤剧文化空间,保存展示了大量的影音珍品、经典剧本、精美的戏服头饰。广州粤剧院项目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计划2021年完成整体建设。

机构协作,形成粤剧保护多元格局。建立形成了以粤剧中国保护中心为聚力点、多个专业部门为发展点的格局。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担负粤剧保护、抢救、整理、研究、传承综合性工作,主办的中国粤剧网成为全球最大的粤剧电子资源库。该中心在整理古本的基础上,得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复排公演传统戏《审死官》《武将马超》。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粤艺发展中心等多个单位,立足自身资源开展保护工作,编辑发行《南国红豆》《红线女艺术研究》等粤剧期刊。广州市还设立了45所粤剧特色学校、2个粤剧高校教学实习基地。

培育名角,建立粤剧保护的人才队伍。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实施“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等,成功培养了一支高水准、老中青三代传承有序的粤剧队伍,仅广州粤剧院就有10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2003年,广州市确定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粤剧日”,举办羊城国际粤剧节、粤剧私伙局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连续10年举办“粤剧华光师傅宝诞巡游庆典活动”,最大限度地让人群、社区广泛参与到传承、创造和延续粤剧中。

普及推广,推动粤剧的全球传播。从2009年至今,广州市打造了近60部粤剧剧目,如《刑场上的婚礼》《碉楼》等,通过全国巡演,让大家认识了粤剧。仅2016年至2018年,广州就组织粤剧出境演出236场,粤剧的国际传播进一步延续并强化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

当地政府认为,粤剧保护传承工作就是要让粤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浸润市民的生活,让粤剧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比如,为了改变年轻人对粤剧的传统印象,他们起用青年艺术家排演“青春版粤剧”,举办“大学生进剧场暨粤剧演出季”和“红豆杯”大学生粤剧粤曲网络大赛,让粤剧在年轻人中火起来。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粤剧推广,运用4K技术,拍摄制作10部经典粤剧电影、纪录片《一代天骄——红线女》及同名电影。

[责任编辑:查孟茹]

相关新闻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