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声明

【“未病”讲学堂】治未病的源流

2023-11-22 20:35:18    来源: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体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状态;二是欲病状态;三是已病状态。“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来进行中医干预。具有未病时养生防病、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治传变加重。

《素问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此言就生动的诠释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另《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是指病还未发作,但身体已受邪但处于症状较少或未发作的时候,及时进行中医干预,以阻断疾病的进展,属于疾病的早期治疗。此外,《灵枢逆顺》有言:“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就是指高明的医生一定要善于提前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因此,“治未病”就是要起到以下四个作用:一是未病养生;通过健康生活指导、药膳、功法等方式,尽量避免疾病的发生,这也是高明的医生应该追求的境界;二是欲病防治,防微杜渐;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治病于初始,防治病情加重;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早诊断、早治疗,促进疾病向愈;最后则是瘥后防复,防止病情复发。

杜莉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医生,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师从全国名中医冯五金教授,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使用张仲景经方治疗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情志病、肝胆病、失眠;运用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炎、头痛、面瘫、颞下颌关节紊乱等;运用元气针灸如“排寒针”“元通月窟”“元气针”等针法调补阳气、改善体质以及药膳指导。

(文稿/杜莉  编辑/许婧  审核/张建飞  责编/索智慧)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新闻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