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声明

垃圾分类了,然后呢?详解垃圾处置和回收利用

2019-07-10 10:53:35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7月10日电(赵竹青)连日来,“垃圾分类”话题席卷了不少人的朋友圈。7月1日,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北京、南京等多个城市也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在全民“练习”垃圾分类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垃圾在分类之后会去到哪里?做何处置?城市如何是如何“消化”掉这些分类垃圾的?

分类后,垃圾去哪儿了?

根据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四分法”把垃圾分成了四种类型。

该条例规定,可回收物将交由可回收物利用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采用高温处理、化学分解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湿垃圾采用生化处理、产沼、堆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干垃圾采用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

记者注意到,其中没有出现“填埋”的处理方式,这是由于上海2020年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虽然在全国范围来看,垃圾填埋仍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填埋这种相对落后的垃圾处理手段正在逐步淘汰。

垃圾焚烧作为填埋的有效替代方法,具有占地较省、减量效果明显、余热可以利用等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正在逐步推行。2016年,住建部曾联合四部委发布《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

垃圾处理能力将逐步提升

虽然目前城市垃圾的处置率已几乎接近100%,在垃圾分类处理、资源的循环使用等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我国在垃圾分类处理特别是厨余垃圾的处理方面还相对滞后。”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表示,随着垃圾分类逐步推动,我国也将加快建设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预计在未来几年,生物处理设施会成为我国垃圾处理整个技术格局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记者还了解到,如果干、湿垃圾不分开,垃圾在焚烧时会因为含水量太高而导致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因此,无论是填埋减量,还是焚烧的标准化,都需要对垃圾进行前端分类。

“垃圾回收应当以利用为导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巡视员周宏春说,每个城市特点不一样,湿垃圾回收后也不可能都做沼气、做肥料,需要源头分类、因地制宜,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两网融合共建无废城市

如何让城市垃圾更好地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周宏春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资源再生网、垃圾分类网两网融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回收效率。环卫系统向前延伸,再生资源产业向后延伸,希望走向产业交融。

“这是我国产业形态变革、制度逐步完善的必然结果。”周宏春说。

当然,在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两网融合也面临很多现实挑战,比如商业模式、利益分配等等。

“未来真正要解决社会化、专业化和分工问题,然后解决收费问题。只有把商业模式形成,长效机制形成,产业才能健康发展,无废城市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周宏春认为,企业化运作有助于降低成本,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周宏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完成,城市运营是要计算成本的,而东方和西方的文化背景、能源素质、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不一样,未来的市场还需要做很多探索。

新兴技术推动回收产业升级

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根据住建部相关文件精神,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对此,各地都在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办法。记者看到,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集成应用,也正在成为挖掘再生资源领域多元价值的重要途径。

比如,北京某小区投放了可以自动报警的智能垃圾桶,并为居民开通了“智慧绿卡”,通过为垃圾分类可以“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重庆两江新区分批次投用垃圾分类智能设备,通过大数据平台管理,实现动态监管;湖北宜昌给垃圾袋装上“电子眼”,全程监督餐厨垃圾从居民家中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经处理站微生物发酵,转化成生物肥。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到,要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或整合再生资源信息服务平台。

“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规模化、绿色化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吴玉锋表示,近年来,国家在这方面给予了很多投入,包括科技方面的投入,要求从技术、制度和商业模式跨维度商业驱动,已经成为提升循环发展水平的核心动力。

[责任编辑:张亚茹]

相关新闻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